古代女子妆容唐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

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妆容,尤其是体现在女子身上。对于现代而言,各种妆容争相斗艳。那么在古代,女子的妆容是怎样的呢?

古代女子妆容唐代女子是如何化妆的

唐代女子画眉唐代女子盛行画眉。初唐时期,流行宽而阔的蛾眉;到了唐玄宗时期,则流行细长的眉毛,称为“细眉”或“柳眉”,白居易在《上阳白发人》中有“青黛点眉眉细长”之句,在《长恨歌》中还形容道:“芙蓉如面柳如眉”;而倒八字形的短眉是在中晚唐时期才出现。

据史料记载,在唐玄宗时期,女子的眉毛可谓“多姿多彩”,如鸳鸯眉、小山眉、五眉、三峰眉、垂珠眉、月眉、分梢眉、涵烟眉、拂烟眉、倒晕眉等。

唐代女子化妆“七步走”

唐代女子化妆有以下七个步骤:敷铅粉、抹胭脂、涂额黄、画眉、点口脂、画面靥、贴花钿

发髻越高身份越尊贵

除了面饰,头饰也是唐代女子妆容的重要部分。侯振兵告诉记者,唐代女子的发式分为髻、鬟、鬓三种。

其中,髻一般用于成年和已婚女子。初唐时,发髻一般都缠得比较紧,立在头顶上。唐玄宗以后,发髻的高度成了妇女身份的象征。发髻盘得越高,表示地位越尊贵。诗人元微之在《李娃行》曾提及“城中皆一尺,非妾髻鬟高”。

鬟,一般是未出嫁的女子梳的发型。左书侨说:“《武媚娘传奇》中,媚娘初进宫时梳的就是鬟。”侯振兵介绍,鬟分为双鬟、三鬟、扫闹鬟等。

鬓,有点像男子的鬓角。唐代女子的鬓,最初是直的,中晚唐后就有弯、圆等形状。此外,在唐代,梳子、钗、簪等都作为头饰,插在发间装饰发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