鹅裂口线虫病病理变化如何

鹅裂口线虫病病理变化如何

病原及流行特点鹅裂口线虫属线虫纲、圆形目、毛圆科。虫体细长,微红,表面有横纹,口囊短而宽,底部有3个尖齿,雄虫长10-17毫米,宽250-350微米。交合伞有3片大的侧叶和一片小的中间叶;背肋短,后端分两叉,每一个叉又分为两小支;交合刺等长,为200微米,在靠近中间处又分为两支。

引器细长,为95微米。雌虫长12-24毫米,阴门处宽200-400微米,虫体的两端均逐渐变细;阴门横裂,位于虫体的后部。卵壳薄,虫卵呈卵圆形,大小为60-73微米×44-48微米。本病常发生夏秋季节,主要发生于2月龄左右的幼鹅,幼鹅感染后发病较为严重,常引起衰弱死亡。

病理变化病死鹅通常较瘦弱,眼球轻度下陷,皮肤及脚、蹼外皮干燥,剖检可见肌胃角质膜呈暗棕色或黑色,角质膜松驰易脱落,角质层下常见肌胃有出血斑或溃疡灶,幽门处黏膜坏死、脱落,常见虫体积聚,其周围的角质膜亦坏死脱落,肠道黏膜呈卡他性炎症,严重者内有多量暗红色血黏液。

鹅裂口线虫病,是一种裂口线虫寄生于鹅的肌胃中而引起的疾病。不论大小鹅,夏秋高温潮湿季节均易感染此病,养殖户应注重防治。寄生裂口线虫的病鹅为传播者,虫卵随其粪便排岀,在30℃左右的温度和适宜的湿度下,1天内即形成第一期幼虫;再经4天左右,变为感染期幼虫;然后脱离卵壳,进入外界环境或野菜野花水草上,当鹅呑入带有感染期幼虫的菜和草后即染病。被呑入的幼虫5天内停留在腺胃内,以后进入肌胃,经一段时间发育为成虫,危害鹅只。